0515-古刻本《鬼子母经》

书名:《鬼子母经》
刻印方式:刻本
格式:PDF电子书
册数:一册
大小:20MB
页数:35页
年代:不详
作者:不详
简介:
鬼子母经,全一卷。全称佛说鬼子母经。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主要内容敍述鬼子母食王舍城人之子,佛为度化之,藏其爱子,使能感同身受失去孩子心碎肠断的痛苦,经佛这般方便善巧的软化後,鬼子母不仅归佛受五戒,而且还立誓满无子来求子者之愿求。《佛说鬼子母经》,收录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全一卷。译者佚名。鬼子母神,梵名Hariti,音译作诃利底、迦利帝、诃利帝母。为青色、青衣之意。意译为爱子母、天母、功德天等。以其为众鬼子之母,故称鬼子母。
本经主要内容敍述鬼子母食王舍城人之子,佛为度化之,藏其爱子,使能感同身受失去孩子心碎肠断的痛苦,经佛这般方便善巧的软化後,鬼子母不仅归佛受五戒,而且还立誓满无子来求子者之愿求。
有关鬼子母的故事,在《摩诃摩耶经》卷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和《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也有记载,且各有特色。本经对於佛陀如何教化鬼子母使其改邪归正,及鬼子母归佛受戒後,如何亲近佛陀的经过描写得相当详细。而《摩诃摩耶经》是以短短三十六个句子的偈诵方式,描述鬼子母神一生由残暴的盗食者,因佛陀教化而转变为受持五戒、永断杀生的得道过程。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一所载最为详细,尤其记载了他经所没有提及的前世因缘,因此资料也特别珍贵。另《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对於鬼子母生平记载虽不多,但有关鬼子母在归佛受戒後,问佛陀她与其五百鬼子将以何为食时,有佛陀告以「诸比丘住处,将日日祭祀供食之语。故西方诸寺,每於门屋处,或在食厨边,塑画母抱一子形,於其膝下,或五或三之小儿,以表其像」,和「有疾病无儿息者,飨食荐之,咸皆遂愿」的记载。因此,中国佛教寺院早晚课出食时,有默念观想「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叉鬼子母,甘露悉充满」的规矩,以及厨房或斋堂设有鬼子母像和民间喜欢供奉鬼子母像者的来源根据。
以上四经,对於鬼子母的故事敍述,比例偏重不同,对於鬼子母究竟有多少的孩子也记载不一,其中除《摩诃摩耶经》未提及外,《南海寄归内法传》和《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所载都是五百个:而《佛说鬼子母经》则记载有一千个儿子,五百个在天上,五百个在人间。

「0515-古刻本《鬼子母经》」
查看下载地址: